8月13日,2025年中山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暑期座谈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建议,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共促中山高质量发展。 8月13日,2025年中山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暑期座谈会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建议,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共促中山高质量发展。 会议其中一项重要议程是由民进市委会主委胡子冠代表市各民主党派,以“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服务中山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题汇报第十一次联合调研成果。 调研报告指出,2025年既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对于中山而言,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别是推动“4+6”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的核心任务与迫切需求,关键取决于教育能否率先发力——把教育势能转化为科技、人才动能,成为孕育新质生产力的源头活水,并以此为引擎,重塑城市创新基因,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聚变跃升。

我市在制度规范、教育体系、科创平台、要素保障、科产教融合等方面已搭建起基础框架,为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尽管我市在教育人才领域具备一定基础,但“供给—需求”“创新—转化”“人才—引力”“制度—要素”四大维度仍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困难。 报告强调,聚焦关键问题,对标先进地区经验,我市必须以机制创新为引领,强力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构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生态。一是立法刚性约束与统筹,实现机制链创新;二是纵向贯通与专业改革,优化教育链布局;三是构建人才雁阵体系,推动人才链聚合;四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快创新链升级;五是职业园区与产业园区空间联动,提升产业链效能。 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既需全市上下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形成攻坚合力,更要以系统思维打通“教育孵化人才—人才驱动科技—科技升级产业”的价值闭环。唯有让教育根系深扎产业土壤,让人才活力对接创新需求,让制度红利赋能要素流动,才能铺就更广阔的未来之路。各民主党派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将继续凝心聚力,建言作为,共同谱写中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