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看得见的“十二五”
|
|
2011-02-23 来源:中山日报 【收藏本文】 浏览 725 次 |
|
|
黄桂光
中山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昨日起交与市人大审议。这份经过前期精心研究浓缩而成的25000字的规划,包含了哪些新的时代特点?将要展现给中山未来五年一幅怎样的蓝图?前日,市发改局局长黄桂光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向市民描绘了一个"看得见的十二五"。
■可感“十二五”:建设幸福中山 延续省提出的“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思路,“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中山发展方式上新的战略思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中山。黄桂光说,加快转型升级是手段,建设幸福中山是目的。 围绕“建设幸福中山”这一目的,在总体发展思路中,“十二五”期间确定了处理好六大关系,即经济发展中,要处理好与快的关系;管理体制中,要注重统与分的关系;发展取向上,要注重人与物的关系;增长动力上,要注重内与外的关系;产业升级,要注重新与旧的关系;统筹发展,要注重城与乡的关系。黄桂光说,未来中山五年经济发展,能有怎样新的飞跃,就要看这几项关系中取得何种成绩。 ■可观“十二五”:59项具体任务绘蓝图 本次的规划,也是老百姓看得懂的 “十二五”规划。黄桂光说,从内容编排上看,过去的五年规划,基本上就是由“总则、思路和任务”三大板块构成,而此次“十二五”规划体例上,则是归结为9个部分,前两部分总结“十一五”成就,后7个部分则是未来五年的工作任务,七大板块共59项任务,成为推动中山未来工作的主要内容。 未来的59项任务,在“十二五”规划中的表述,也比任何一次规划都要具体。黄桂光称,例如规划中,提出了“一主三副多节点”的城市新格局,为让市民能清晰的明白这一城市格局,规划中给出了明确的示意图,让市民非常清楚明白,未来中山城市发展走向。 又比如,针对如何全面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这一问题,规划中给出了“两大抓手”————“三个100战略”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所谓“三个100”,即“引进100家企业,做强做大100家内资企业,转型升级100家外资企业”;“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则是把产业向高端化、集聚化、效能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在指标设定上,也比此前的五年规划更为详细,凸显转型升级要求。黄桂光说,“十二五”规划的约束性指标比“十一五”的25个增加了10个,这些约束性指标完全针对转型升级;而且,在未来五年重点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重要产业和重点工作的安排上,“十二五”规划用十五个专栏,一一表现,让规划一目了然。 ■可见“十二五”:交通先行再先行 建设幸福中山是“十二五”规划的目的,显然,规划中所蕴含的民生理念,成为市民最为迫切,最希望看见的部分。 黄桂光说,在反映民生最为突出的方面,便是规划突出了“交通先行再先行”的基本原则。“在规划中,我们把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中山经济发展的基本需要,看成是中山城市地位提升的基本需要,是中山经济社会未来长远发展的需要,更是增强全市民生福祉的基本需要。”黄桂光说。 据了解,按照“十二五”规划,中山城区交通的基本目标是落实“3015”工程(即城区30分钟到达镇区,镇区15分钟上高速)、完善创新城市公交智能化管理体系。而在整个交通格局里,“十二五”规划更是对未来中山交通给出了一个宏伟的计划。 黄桂光说,在主干道建设上,“十二五”期间要规划建设“深中通道”,广东西部沿海铁路;高速公路建设上,要完成广珠西线三期、江珠高速北线、江番高速、中开高速等建设;在干线公路上,更是对“五纵六横九加密”的建设方案进行了具体的规划;“十二五”期间,还要谋划南沙港铁路,广佛、江中珠城际轨道以及中山—东莞城际轨道交通的建设等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