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聚民智谋发展 纳民意筹未来
|
|
2006-12-16 来源:中山日报 【收藏本文】 浏览 606 次 |
|
|
本报讯 凝聚民智,谋划未来。继前天我市召开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负责人专题座谈会后,昨日上午,我市再召开高级知识分子座谈会。市委书记陈根楷在听取大家建言献策后指出,未来五年是中山发展关键时期,既关系长远,也涉及每一个中山人共同利益,因此必须广纳民意,使我们的决策更加贴近民心,更加符合中山发展实际。市政府秘书长梁荣森以及我市高级知识分子代表10多人等参加座谈。
昨日虽冬寒袭人,但市政府的355会议室却是一派融洽热烈。市委书记陈根楷热情洋溢的开场白感奋人心:即将过去的2006年,中山各级政府率领全市人民共同奋斗,克服了土地、资源、电力和劳动力等制约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喜人势头。预计今年工业产值可突破3000亿元大关,本地生产总值可突破100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约达65亿元,以上三项皆实现两位数增长;今年出口预计可达150亿美元,全口径税收可望超150亿元。上述五大指标在全省排第五(含穗、深两省级城市)。当前,市委市政府正着手谋划中山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希望包括高级知识分子在内的社会各界广开言路、广献良策。
与会的高级知识分子普遍认为,近年来中山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充分说明市政府谋划发展、驾驭全局的能力越来越强。未来五年中山如何保持发展的动力,保持竞争的优势?与会代表们纷纷敞怀畅言,提出意见建议。电子科大中山学院院长马争提出,现在招商选资拼的已不是土地、资源,而是人才。中山招商引资能否发挥电子科大中山学院这一人才基地的无形资产作用,使之成为我们招商选资的一块招牌。市规划局副调研员刘慧林则建议,当前中山正面临着港珠澳大桥建设、广珠城际轻轨建设等重大基建时期,中山的战略地位将因此而产生积极变化,我们的发展战略应考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因素。市建设局高级工程师杨绍祺提出了包括摸清中山资源家底,制定综合性长远宏观规划;进一步加大对环保生态城市建设的投入;及早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通盘考虑城市形象设计;加大城市信息化建设;建设节约型社会等八条颇具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市委党校副校长张平提出了“三个加快”的建议,即加快东部开发建设步伐,加快中山交通建设步伐,加快农村三化建设步伐。电子科大中山学院博士胡波则抛出了建设孙中山和历史名人文献研究中心、中山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和技术研发和转让中心的新颖构思。
陈根楷认真聆听了大家的发言,并就加快发展教育、做好城市规划、改善生态环境、加快信息化建设、整合文化旅游资源等议题与大家展开了热烈交流,还指示有关工作人员对有关意见建议做计划,组织实施。
陈根楷充分肯定了与会高级知识分子的意见建议,表示这些真知灼见将被有机融入到党代会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中去。他还高度评价了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高级知识分子为中山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巨大贡献。陈根楷最后殷殷寄语大家,要保持与市委、政府的广泛交流沟通,当好不是顾问的顾问;要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更大的发展平台,作出更大的贡献,创造更多的辉煌。
|
|
记者 刘志巍 文智诚 实习生 郑恺 |
【打印】【关闭】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