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务动态 >> 正文
正 道 沧 桑 (二)

2016-12-29  来源:中山民进 周信  【收藏本文】 浏览 2846


(本文是2016年12月24日民进中山市委“不忘初心,继续进步”学习报告会上周信主委“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讲稿)

 

导言: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是民主党派应该长期坚持的,我们天天走在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而不能不自知自明。2013年,我以《正道沧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与体会》为题作了一次辅导报告,侧重从经济政治特色谈道路特色。今天再作《正道沧桑(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文化化的认识》的专题辅导报告,侧重从文化特色看道路特色。要讲的核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对立”而是“统一”。

  这个报告其实3年前就准备了,放到今天讲是觉得条件更成熟,时机更适宜。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当然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但要将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适宜、恰当地运用到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来,就必须灵活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变成活的灵魂,而不是僵死的教条。也可以这样说,要使马克思主义活起来、真有用,就必须有领悟了马克思主义真谛的中国人,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语言方式进行表达,用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在具体的“事”中贯彻。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化”了就有大用,不“化”就有大害。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治国理政系列讲话等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成果,或者说它们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开显。马克思主义这朵花首先在西方开放,其“金刚”种子传入中国后就开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这样的花(好似佛教传入中国,禅宗即是佛教中国化的成果,禅宗就是中国的佛教)。对此,实践已作证明,政治已作定论。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理论之本、方法之源。

  •文化是民族国家的“遗传基因”,民族、国家的基本特性——包括价值体系(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等)、知行方式(认知、思维、行为)及风俗习惯等无不由文化决定,国家特性实质就是文化特性。因此,举世皆知文化是民族之魂、国家之根。任何外来文化、思想如不能与民族文化相融合,“化”为民族文化的活力因子,则难以“长生久视”。

  故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中国文化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质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文化化。

  试问:如无中国文化为马克思主义提供沃土,马克思主义如何能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试想:一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文化的还是马克思主义的?显然,两者都是,是一不是二。

  •“五四”运动肇始,一度视中国传统文化为国家进步、民族复兴的最大障碍,改革开放后中共虽数倡宏扬优秀传统文化,但实践上未有实质性举措。原因在于社会上思想交锋激烈,意识形态上沟壑纵横。概言之:总有人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为“对立”。其实,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已将意识形态上的“沟壑”填平,只是“众生”浑然未觉。中国近百年虽经历“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但中华文化其“根”未毁、其“魂”未散、其“神”甚明。横亘在一些思想僵化官员、“专家”心头的只是一个空洞的政治概念而已。此“一念”其实是妄念!幸赖习近平总书记力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力推复兴民族文化之实举,中国文化复兴之曙光乍现,方能有今日之新局,方能有今日吾侪之兴谈。

  •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倡“和为贵”,重“平天下”,似乎不适宜作为“推翻一个旧世界”的指导思想,但儒家也并不完全排斥“暴力革命”,不得已时认可“兴仁义之师以伐无道”,从而救民于水火。周武王伐纣,儒家仍尊武王为圣王。由此可见,儒家只是不以“杀伐”为首选而已。尤需明白共产党未得天下之时,先有国共合作,亦想“和为贵”“平天下”,后为国民党所剿杀,不得已而武装暴动。如今中共建政,地位、角色反转,“和为贵”、“平天下”成为国家、社会治理所必须。也许又有人说,儒家讲“忠君”这是错的。或可说,封建社会君国一体,忠君即是爱国。彼时之贤人君子不忠君爱国又忠谁、爱谁?即如今日诸君要忠党爱国否?古今忠爱之对象不同,忠爱之道则一。所谓彼一时,此一时,时势变易,当有时措之宜。彼时宜“革命”,此时宜“和平”;彼时宜“斗争”,此时宜“和谐”;古时宜“忠君”,今时宜“爱党”。不明白这一点,意识形态上认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为“异质”,是“道不同”,就是知障!党之贼,国之害。


  (一)执马克思主义为前矛以平天下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上的形相似道相通。


  •僵死的马克思主义教条几乎使中国革命送了命,“山沟里拱出的马克思主义”使中国革命 “奉天承运”。

  •窒息了活力因子的中国文化难为革命“前矛”,缺失了文化活力因子的马克思主义教条同样难为革命“前矛”。只有两者融合,互为活力因子,才能铸就革命“前矛”。

  •最先作出这一真理性判断的就是开国领袖毛泽东。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年10月)这一光辉著作中明确指出: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使之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使马克思主义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中国气派,概而言之,就是马克思主义要中国化,要而言之就是马克思主义要中国文化化。简言之:就是要用中国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作出解释,使中国人听得懂;用中国文化展示出革命的形式和形象,使中国人看得明。由此可见,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文化化的先知先觉者,必成一代伟人,必成开国领袖。众人昏昏我独知,“独知”者非圣即贤,开“建国大业”舍我其谁?

  •典型例证。辩证唯物主义之“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被毛泽东概括为“实事求是”,即是“中国气派”、“中国作风”的经典例证。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这一方法论原理,被毛泽东用中国文化作出了经典概括和解释。同时,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互为活力因子的经典案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上的形相似道相通。

形相似


  试问:这是不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革命而以中国文化的形式和形象在出现?

道相通


  小结:历史进程确证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具有天然的一致性,这是马克思主义能够中国化的根本原因。其一致性的本质是:从形式到内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容、相融、相通而不是相抵、相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方法是:外显为对马克思主义从形式到内容用中国文化作出解释或展示,使之具有中国人能吸收、易明白的中国风派和风貌;内隐为对中国文化用马克思主义作出现代演绎和解释。由此,马克思主义闪耀着中国文化光芒,马克思主义由教条变为活的灵魄成为中国共产党挽救近代中国的锐利前矛;中国文化则因为马克思主义的融入而焕发生机活力,成为可以传承的精魂。

  •承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也就是承认了马克思主义中国文化化。当然,也无需谁承不承认,事实就是这样。

  一念遮断万水千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中国传统文化本无不可逾越之鸿沟,两者“圆融”,开显出风华绝代之独特风景。可怜愚人自心晦暗不明,心存“对立”之“妄念”,生生遮断万水千山。

 

(二)执中国文化为前矛以圆“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上的道可显文可闻。

 

  •马克思主义的深度融入,已在治国理政上难显具体形象,世人所见完全是中国风格、中国风派,体现出中国智慧。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道可显,文可闻。

 

内政:道可显文可闻


外交:道可显文可闻

  小结:现实发展作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显示的中国风格、中国智慧,无不源于渊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由此观之,中国传统文化之精神底蕴一脉相承,从未隔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特色:外显为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国,内隐为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接物应事。如今天下大定,国运兴隆,迅猛崛起而势不可挡—直奔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总结: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已明证,马克思主义已经中国文化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中国文化早已融为一体,互为活力因子。概而言之,马克思主义理论洋洋千万言,不出一个“公”字。所析甚明、极透。中国文化一言以蔽:天下为公。所述意境高远,气象万千。高明者所见,知其二者在意识形态的最高处妙然合体。

  体而一,用而异,是时措之宜;名而二,体不二,非是二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只一条,哪有“马克思主义道路”、“中国文化道路”之分?中国亦只一个,哪有“马克思主义中国”与“文化中国”之别?

  民族伟大复兴,必当复兴民族优秀文化,亦必当有赖于民族优秀文化的复兴。知而明,起而行,正当其时。

  《中庸》有言:“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超形而不离形,道就在事物中,就在日用间。中国文化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道,此道就在一日千里的国家发展中,吾侪能知否?


  (作者系民进中央委员、广东省委会常委,中山市委会主委)

 


 

 
周 信 打印】【关闭

 

凝心聚力担使命 真抓实干谱新篇
凝心聚力担使命 真抓实干谱新篇
民进医卫支部举行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交流会
民进医卫支部举行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交流会
民进实中支部为“高品质典范”学校建设支招
民进实中支部为“高品质典范”学校建设支招
 


本网站于2011年1月16日正式开通
Copyright 2010 www.gdzsmj.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民主促进会广东省中山市委员会  网站技术支持:中山网
粤ICP备10233946号  粤公网安备 44200002442517号 本站点击量